新住民姐妹在臺灣的生根與深耕
文/吳冠儀、王紫菡
美國夢被阻止,因緣際會來臺灣
玉玲來自印尼的華僑家庭,玉玲是移民第三代,是由阿嬤帶大的,所以平日生活大多以母語閩南語與家人溝通。因著成長的環境與印尼其他族群密切互動,使她具備閩南語、印尼語和華語等多種語言的能力,同時也熟稔不同文化的風俗民情。
或許是身處在印尼的海島群,島民獨特的文化與歷史脈絡,讓玉玲對「遷徙」充滿期待,從小到大也分別在峇眼亞比(Bagansiapiapi)、芝拉扎(Cilacap)與雅加達(Jakarta)不同的地區成長,更促使她想出國打拼的心境。
早在玉玲年幼時,她就有個美國夢,想到異國打工,雖已做了許多出國的準備,卻被母親以「怕妳個子太矮被欺負」而被勸退。即便如此,出國的想法仍深藏在心、等候機會。後來,玉玲選擇先在印尼工作,邁入適婚年齡,期間也有許多相親的機會,但玉玲的興趣缺缺,直到25歲時,媒人婆再一次找上門來。玉玲笑說:「我以前都跟朋友說妳不用跟我說那些,但那次朋友媽媽問我要不要看看,可能也是緣分到了,就去看了。」有了想結婚的動力,加上對婚配對象也在她心中留下善良老實的第一印象,於是玉玲開啟了臺灣新住民的人生新旅程。
從便當店到鐵工廠,不怕苦只盼養得起家
婚後,玉玲定居東港,比起一些新住民姐妹來說,玉玲的印尼華裔背景,所熟悉的語言與習俗文化,皆與臺灣差異不大,很快地便融入在地生活。生活中最苦的,反而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等必需開銷與經濟弱勢的問題,每每細數家庭開銷,基本的生活費、孩子的學費,還有先生擔任司機所需繳納的保險費……等,生活拮据仍咬牙苦撐。
為了生活,玉玲只好一邊尋覓工作,一邊照顧年幼的兩個孩子,最初到便當店上半天班,一天僅領三、四百元薪水,孩子較大的時候,開始到工廠做體力活,從木板店油漆工,也曾到鐵工廠做危險性極高的研磨工,一切只為了賺錢養家,讓孩子們能好好生活。
增能培力,找回自信
玉玲三年前離開鐵工廠,轉換跑道至移工仲介公司當翻譯,並擔任移工跟雇主之間的協調人員,並為東港地區移工提供許多生活資訊。工作之餘,玉玲仍積極尋求學習資源,接觸新住民的組織,也結交許多同鄉姐妹,讓自己有更多機會可以學習新知,生活也更加精彩。特別是在玉玲遇到了社團法人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的主任蔡順柔,各類培力課程培力新住民學習使用電腦、撰寫計畫、申請資源,許多新住民姐妹找回自信,走出家庭,開始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更成為推廣多元文化的重要師資。
許多新住民姐妹分享許多傳統料理、服飾、舞蹈,把家鄉的美好在臺灣重現。玉玲在某次新住民市集看到印尼姐妹分享傳統童玩「karambol」與「congklak」,便讓她想起小時候就是玩這個長大的,懷念童年總有各種各樣好玩的事物;但反觀現今的孩子們,寒暑假都離不開手機遊戲,她發想:「有沒有機會讓結合印尼的傳統童玩,鼓勵孩子們可以到戶外遊玩?」於是著手申請計畫。
自助,也互助
懷著感恩的心,成為更好的自己
玉玲自認,比起其他辛苦的姐妹,自己是相對幸運的,不管是工作上遇到願意帶領她的前輩或老師,或是新住民姐妹之間的情感支持和資訊交流,她也把這些感謝放在心中,當成是自己進步的動力。
希望透過她的故事,可以鼓勵到更多新住民姐妹,玉玲說:「不要認為自己只能待在家裡,什麼都不能做,每一個新住民姐妹,只要願意去嘗試、去努力,就會知道自己有無限的可能。」❤️
希望透過她的故事,可以鼓勵到更多新住民姐妹,玉玲說:「不要認為自己只能待在家裡,什麼都不能做,每一個新住民姐妹,只要願意去嘗試、去努力,就會知道自己有無限的可能。」❤️
留言
張貼留言